从旧厂房到艺术区

  2003年美国《新闻周刊》“首都风格”评选中,中国北京成为前12个城市之一,首当其冲的理由就是“798”的空间重塑了北京的新风格。《纽约时报》将“798”和10年前曼哈顿的苏荷区(SOHO)相提并论;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2003年11月到北京,特意前往798工厂,并在那里用700美元买下了延安民间艺术家王文海的一件雕塑。欧盟文教委员维维亚娜·雷丁在参观完“798”的10家艺术家工作室后说,“这些厂房本身就承载着历史,艺术家的创意和工作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个城市也在非常努力地探索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

  而这个聚集了大量艺术家,现在被称为798艺术区的地方,以前更多地被称为718联合厂,是聚集了797、718、798、707、706等几个工厂的厂区。这个厂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轻工业厂房。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关键元件、重要零部件就生产于此,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这里的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李象群说,那个时候他们一批做雕塑的人就开始在这里进行创作,“这里的厂房空间大,离市区也不远,租金又不贵,很适合我们做雕塑的。”李象群在谈到最初来“798”的原因时表示。很快,“798”就在艺术圈中有了名气,大批艺术家冲着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798艺术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当年美国纽约苏荷区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

  而“798”真正引起外界关注,则缘于2003年这里发起的一个大型活动——“再造798”。活动当天,各家艺术机构都在自己的空间内办展览,来了观众两三千人,规模空前。从此,“798”声名鹊起。

  其实,远在“798”之前,北京就出现过圆明园、宋庄画家村,但最终真正被公众认可的只有“798”。说起其中的原因,李象群认为:“这里原来是大型厂区,不存在占用农业用地等问题,整个厂区相对于外界社会又比较隔离,客观上对艺术区的形成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这里的包豪斯厂房本身就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对于艺术家来说,在这样的空间里工作更容易启发创作灵感;再就是从一开始就有很多主流的当代艺术家入驻这里,而不象宋庄,更多的是聚集了一批边缘化的‘北漂’群体。”

  目前,在“798”艺术区中入驻的艺术家,有的曾就读于国内知名艺术院校,有的曾在海外留学多年,还有德、法、英、日、意、新等国外艺术家。例如知名作家、作曲家刘索拉,著名的北京“胡同游”策划人;摄影家徐勇,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端《星星美展》的发起者之一黄锐;著名传媒人、章士钊的外孙女洪晃等。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活跃人物,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这里已经成为让中外艺术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窗口,成为一个交流互动的艺术平台。

  此外,与其他的艺术村落大多局限于画廊的情况不同,“798”汇集了众多当代艺术门类,绘画、雕塑、环境设计、摄影、精品家居设计、时装等,此外还有众多的画廊、展示空间、咖啡馆、酒吧、餐厅。而这样自由开放的多样化格局正是一个艺术区生命力的体现,李象群说没事的时候他会整天待在“798”,因为在这里比学校更能感触到当代各种艺术思潮的脉搏。同时李象群也感慨地表示:“可惜的是,已经有一些艺术家不得不离开了这里,因为越来越贵的租金让他们难以承担。”

  谁的“798”

  “798”的迅速升腾,首先带动的就是地价上涨,住在这里的中国互动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洪晃说,“798”一共6万多平方米的土地,现在真正被艺术家开发的只有2万平方米。随着“798”的发展,这里的租金从原来的每平方米每天0.6元一路涨到了2元。很多承租人租了地方并不开发,也不做文化事业,而是囤积起来等着涨价。很多文化创意“小作坊”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房价,只能迁出“798”。

  之前还曾屡次发生过“798”土地产权所有者七星集团想收回土地进行地产开发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这里聚居的艺术家们必须迁出。直到2004年7月,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岐山等先后对“798”进行过明察暗访,并形成了谨慎的积极态度后,798艺术区才得以保留。而这次“798”又被北京市规划为了创意产业基地,说明其作为艺术区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艺术家们至少不用担心这里的土地会被用作房地产开发了。但同时,涨了三四倍的租价,又成了困扰他们的另一个难题。

  李象群说,“艺术区因艺术家的参与而兴起,但是随着租金的提升,最先被挤出艺术区的可能也是艺术家,美国纽约的苏荷区就是一个先例。”

  苏荷区在艺术家进驻前,是一个租金低廉的普通街区。随着艺术家的进驻,这个区域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画廊和品牌店,成为纽约昂贵的画廊区和时尚消费区,最终带动了当地的房地业,房租开始与曼哈顿岛一般公寓的房租比肩,成为有品位的中产阶级喜爱的时髦之地。至此,纽约的苏荷区从艺术中心,演变成了昂贵的商业中心,而艺术家们由于无法承担高额的租金被迫迁出该区。

  在谈到这些时,李象群表示:“这其中的矛盾是很难协调的,而在对待艺术区的态度上,各国的做法也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实单靠一个艺术区或创意产业基地,是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产业的,还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一些政策倾斜来扶持,以及博物馆收藏和学术评价体系的介入。”

  有消息说,在“798”被确立为创意产业基地后,北京市政府、朝阳区政府、酒仙桥街道和七星集团已经组成了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对“798”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在谈到艺术家们如何看待政府介入“798”的管理时,“798”最大的展示空间“时态空间”的主人、摄影家徐勇表示:“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这里能有人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十分担心政府管得过度会让艺术区失去活力。”

  798艺术区内的艺术家大部分抱着和徐勇一样的矛盾心情。李象群表示,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应“少管理,多服务”。比如园区内的公共设施一直没人管理,甚至连公厕也没有,而要将“798”建设成一个成熟的创意产业基地,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必须的,他希望政府能在这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不是对艺术家进行太琐碎的管理。因为创意产业有自己的规律,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创造性。

  第三极创意中心的建立和海淀图书城的改造拉开了重树中关村文化地位的运动

  中关村文化重塑

  本刊记者 薛童

  在网络上备受网民喜爱的卡通形象“空空”现在多了一个身份——第三极书局的吉祥物。据了解,第三极书局是目前国内惟一使用卡通形象作为吉祥物和代言人的书业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举动。

  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阳旭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已经向艺术家熊文韵的彩虹kongkong工作室投资,目的是扶持这样的创意,使之最终能够实现产业化发展。“空空”作为企业形象代言人的出现可以说已经向产业化发展上迈开了一步。

  2005年5月28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挂牌成立,中关村文化股份将具体实施这个基地的核心区—海淀图书城及基地的旗舰项目—第三极创意中心,并组织运营。按照规划,第三极创意中心将形成创意产业的企业聚集、产品消费的复合业态,第二步将完成海淀图书城地区的创意产业企业聚集和产业置换。

  培养和孵化更多的“空空”是该基地成立的初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aPon 的頭像
    GoaPon

    @pon的藍膠囊

    GoaP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